不少台北中小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銀行信貸緊縮等因素的影響下,往往通過民間借貸來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在民間借貸放款快、回報高等表像下,卻隱藏著不易被人察覺的重重“陷阱”,導致支票借款雙方陷入糾紛。台北正進入民間借貸案件高發期,根據最新統計結果顯示,僅在今年上半年,台北法院共審理大額民間借貸案件60多件,其數量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七成以上。
業內人士建議,對於目前民間支票借款糾紛“增長”的現狀,台北應藉鑑溫州的做法,成立由公安、工商、金融監管部門組成的專門民間金融監管機構,對民間借貸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管和治理。
中小企業:
“利息高就當少賺一點比企業死了要強”
在做家俱生意的梁老闆最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自己的銷售商因經營不善,欠下自己幾百萬元的貨款走佬了,而這時偏偏又來了大訂單,急需要大量現金買材料。梁老闆相信,只要有錢周轉並投入生產,自己就能馬上起死回生。這些日子以來,梁老闆伸手向自己開廠的親朋好友支票借款,結果他們也陷入了資金鍊斷裂的困境。無奈,梁老闆只好奔走於各家銀行,但對於像他這樣實力平平的中小企業,沒有一家銀行肯放貸給他。
為了不讓自己苦心經營八年的家具廠倒閉,梁老闆只好求助於民間支票借款機構。儘管利息高得驚人,梁老闆卻認為,利息再高自己也只是少賺一點而已,總比讓家具廠死了要強。 “如果工廠倒閉了,倉庫裡的貨就只能當廢品賣了。”